某家具厂厂房是一座四层楼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第一层楼的一端是车间,另一端为原材料库房,库房内存放了木材.海绵和油漆等物品。车间与原材料库房用铁栅栏和木板隔离。搭在铁栅栏上的电线没有采用绝缘管穿管绝缘,原材料库房电闸的保险丝用两根铁丝替代。第二层楼是包装.检验车间及办公室。第三层楼为成品库。第四层楼为职工宿舍。由于原材料库房电线短路产生火花引燃库房内的易燃物,发生了火灾爆炸事故,导致29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80多万元。该企业上年产量3万件,利税60万元,企业上年平均职工人数是105人,企业上年工作日数是300天,这次事故因人身伤亡所支出的费用是640万元,善后处理费用是130万元,减产损失价值达280万元,停产.减产损失价值20万元,资源损失价值30万元。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家具厂厂房是否存在重大事故隐患?若存在,请您指出,并简述重大事故隐患报告的内容;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计算出这起事故的工作损失价值。 3.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该厂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做什么?不得做什么?
 4.简要写出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

某碳素公司经营范围是碳素制品的加工.销售;普通货物道路运输;从事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为克服老厂区空间狭小和安全防护距离不足的缺陷,该企业2015年7月份制定了技改搬迁的规划,2018年10月份新厂区基本建成投产。老厂区的焙烧车间.煅烧车间于2017年一季度全部停产并进行了拆除,只留存成型车间维持生产(沥青库属于成型车间),用85%煅后焦作原料,15%沥青作黏结剂,经破碎.配料.混捏.成型.焙烧等工序制作成预焙阳极,供电解铝企业使用。成型车间设沥青库存储沥青,库内布设半地下沥青池(长28m.宽5.7m.高2.3m),池体采用5mm钢板焊接而成,地上部分(0.5m)和顶部用岩棉耐火砖保温,外层覆盖水泥混凝土。池内用钢板隔为7个小池,由北至南编号1-7号,4-7号正在使用,每个小池顶部均设有一个检查孔(长0.6m.宽0.6m.高0.15m)。事故前记录显示池内有沥青32.4t,为保证沥青黏度,采取导热油循环加温,导热油管布设在沥青池内部,池内温度保持在170~180℃。
2018年11月12日凌晨4时7分,成型车间燃气导热油炉操作工贾某发现导热油循环泵控制柜的电流值下降为80A(正常值100~110A),打电话报告给当班维修工尹桌,尹某电话通知电工张某来现场处理,经检查没有发现电路异常。于是众人怀疑是导热油泄漏,尹某和贾某关闭了有关开关和阀门,并向车间主任武某进行了汇报,武某分别给公司分管副总何某和动力部部长王某进行了汇报。
7时左右,维修工徐某经过测量,确认7号沥青池导热油泄漏(导热油的闪点为66℃)。随后,武某.何某和王某先后到达现场。何某安排现场工人卸掉7号沥青池上部的分支导热油管道法兰的螺栓,其中有一个螺栓卸不开,徐某用手持式切割机把螺栓切掉。
为进一步确定漏油点和便于操作维修,确定在7号沥青池另打开口。武某指挥工人用铁锤和钎子破除沥青池顶部的混凝土和保温层,露出顶部钢板。现场操作人员使用手持式切割机切割7号沥青池顶部的钢制盖板时,突然爆炸并形成火灾。事故造成6人死亡,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145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引起爆炸和火灾的物质分别是什么?并分析其爆炸和火灾的过程。
 2.指出此次事故事后应开展的工作。
 3.事故报告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4.本次事故性质是什么?属于哪一个安全事故等级?发生事故后该单位应该如何进行事故报告?由谁负责事故调查?

某热力发电厂主要生产工艺单元有:储煤场.煤粉制备和输煤系统.燃烧系统.冷凝水系统.循环水系统.除渣及除尘系统.脱硫系统.汽水系统.配电与送电系统。主要设备有: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磨煤机械装置.水处理装置.疏水装置。发电厂用燃煤由主煤场滚轴筛将煤送入燃煤锅炉。
脱硫系统包括制氢装置和氢气储罐,制氢装置为2套电离制氢设备和6个氢气储罐,其中2套电离制氢设备存有氢气数量分别为50kg和30kg;6个卧式氢气储罐体积为20m3,额定压力为3,2MPa,额定温度为20℃。作为生产过程整体装置,这些装置与储罐管道连接(氢气密度:0℃.0.1MPa状态下密度0.09kg/m3)。锅炉点火主燃油使用柴油,厂区有2个500m3的固定柴油储罐,距离制氢系统500m。在同一院内有2个20m3的汽油储罐,距离制氢系统550m(汽油的密度750kg/m3,汽油.柴油储罐充装系数为0.85)。氢气的临界量为5t,汽油的临界量为200t。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分析热力发电厂存在的事故类型及所在的工艺单元。
 2.存在的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及对应的物质是什么?
 3.指出该热力发电厂存在的危险源并计算其储量。
 4.会发生爆炸的主要设备.装置是哪些?应采取哪些安全装置或设备?

根据下面资料,回答
B家具木材厂加工车间内用可移动式传送带传送物料。可移动式传送带的驱动电机使用380V三芯电缆线供电,其铁制控制箱入口处的电缆线用布条缠绕固定。因控制箱随传送带经常移动,操作人员为图方便,只安装了一个螺栓固定。控制箱没有漏电保护装置。
木材加工车间内粉尘浓度常年超标。2009年5月21日15时20分,由于车间内木材堆积,影响传送带正常工作,现场操作人员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带电移动传送带。在移动过程中,三芯电缆线松动脱落,带电电缆接触控制葙外壳,导致1名员工触电。现场员工情急之下未切断电源就拉扯三芯电缆线,引发电缆短路打火,发生粉尘爆炸事故。
事故造成2人当场死亡.1人重伤。重伤者经34天抢救无效死亡。事故造成木材厂加工车间厂房部分坍塌,全厂停产,直接经济损失800余万元。

该起事故暴露B厂在日常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

根据下面资料,回答
B家具木材厂加工车间内用可移动式传送带传送物料。可移动式传送带的驱动电机使用380V三芯电缆线供电,其铁制控制箱入口处的电缆线用布条缠绕固定。因控制箱随传送带经常移动,操作人员为图方便,只安装了一个螺栓固定。控制箱没有漏电保护装置。
木材加工车间内粉尘浓度常年超标。2009年5月21日15时20分,由于车间内木材堆积,影响传送带正常工作,现场操作人员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带电移动传送带。在移动过程中,三芯电缆线松动脱落,带电电缆接触控制葙外壳,导致1名员工触电。现场员工情急之下未切断电源就拉扯三芯电缆线,引发电缆短路打火,发生粉尘爆炸事故。
事故造成2人当场死亡.1人重伤。重伤者经34天抢救无效死亡。事故造成木材厂加工车间厂房部分坍塌,全厂停产,直接经济损失800余万元。

针对B厂的粉尘爆炸危险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根据下面资料,回答
B家具木材厂加工车间内用可移动式传送带传送物料。可移动式传送带的驱动电机使用380V三芯电缆线供电,其铁制控制箱入口处的电缆线用布条缠绕固定。因控制箱随传送带经常移动,操作人员为图方便,只安装了一个螺栓固定。控制箱没有漏电保护装置。
木材加工车间内粉尘浓度常年超标。2009年5月21日15时20分,由于车间内木材堆积,影响传送带正常工作,现场操作人员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带电移动传送带。在移动过程中,三芯电缆线松动脱落,带电电缆接触控制葙外壳,导致1名员工触电。现场员工情急之下未切断电源就拉扯三芯电缆线,引发电缆短路打火,发生粉尘爆炸事故。
事故造成2人当场死亡.1人重伤。重伤者经34天抢救无效死亡。事故造成木材厂加工车间厂房部分坍塌,全厂停产,直接经济损失800余万元。

从业人员长期接触B厂木材加工车间的粉尘可能引发的职业病是()

根据下面资料,回答
B家具木材厂加工车间内用可移动式传送带传送物料。可移动式传送带的驱动电机使用380V三芯电缆线供电,其铁制控制箱入口处的电缆线用布条缠绕固定。因控制箱随传送带经常移动,操作人员为图方便,只安装了一个螺栓固定。控制箱没有漏电保护装置。
木材加工车间内粉尘浓度常年超标。2009年5月21日15时20分,由于车间内木材堆积,影响传送带正常工作,现场操作人员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带电移动传送带。在移动过程中,三芯电缆线松动脱落,带电电缆接触控制葙外壳,导致1名员工触电。现场员工情急之下未切断电源就拉扯三芯电缆线,引发电缆短路打火,发生粉尘爆炸事故。
事故造成2人当场死亡.1人重伤。重伤者经34天抢救无效死亡。事故造成木材厂加工车间厂房部分坍塌,全厂停产,直接经济损失800余万元。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该起事故属于()

根据下面资料,回答
B家具木材厂加工车间内用可移动式传送带传送物料。可移动式传送带的驱动电机使用380V三芯电缆线供电,其铁制控制箱入口处的电缆线用布条缠绕固定。因控制箱随传送带经常移动,操作人员为图方便,只安装了一个螺栓固定。控制箱没有漏电保护装置。
木材加工车间内粉尘浓度常年超标。2009年5月21日15时20分,由于车间内木材堆积,影响传送带正常工作,现场操作人员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带电移动传送带。在移动过程中,三芯电缆线松动脱落,带电电缆接触控制葙外壳,导致1名员工触电。现场员工情急之下未切断电源就拉扯三芯电缆线,引发电缆短路打火,发生粉尘爆炸事故。
事故造成2人当场死亡.1人重伤。重伤者经34天抢救无效死亡。事故造成木材厂加工车间厂房部分坍塌,全厂停产,直接经济损失800余万元。

该起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不包括()

下列工具中,不能用于手工直接接触烟火药的工序的是()

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将火灾分为A~F六个类别。其中蜡烛火灾属于()

人员工作中与35kV设备带电部分的安全距离小于()时,该设备应停电。

岗位安全教育培训主要包括日常安全教育培训.定期安全教育培训和专题安全教育培训。其中,日常安全教育培训的重点内容之一是()

甲公司工人乙某骑共享单车下班途中,因车座不舒服停在路边弯腰调整车座,一辆正在倒车的小卡车将乙某碰倒碾压。造成其脾脏破裂。丙交警队认定在这起交通事故中乙某不承担主要责任。乙某从丁医院伤好出院后,提出工伤认定,甲公司不认为是工伤。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在工伤认定中承担举证责任的是()

燃烧和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即燃烧的三要素。不属于燃烧的三要素的是()

当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很大,且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比较大时,应发布雷电()预警信号。

根据《安全生产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电磁辐射属于物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由于其频率.波长.量子能量的不同,对人体的危害作用也不同。射频辐射是电磁辐射的一种。下列电磁辐射中,不属于射频辐射的是()

下列关于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建筑物防雷类别的划分中,正确的是()

某机械厂机加工车间车工甲,1年半前调整到该厂浇铸车间从事浇铸工作,现又调回机加工车间做车工。甲应重新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已知某混合气体中甲烷占60%,乙烷20%,丙烷20%,各组分相应的爆炸下限分别为5%.3.22%和2.37%,则该混合气体的爆炸下限为()%。

液化天然气站内必须备有至少()手持可燃气体探测器。

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起重机械定期检验内容的是()

锅炉缺水是锅炉运行中最常见的事故之一。尤其当出现严重缺水时,常常会造成严重后果。如果对锅炉缺水处理不当,可能导致锅炉爆炸,当相对容水量小的电站锅炉出现严重缺水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若暴露在红外线中时,人眼最常见的损伤形式是()

在爆炸冲击波的破坏作用和防护措施中,黑火药生产厂房.黑火药及电雷管库的地面和台面应采用()

锻造是金属压力加工方法之一,在其加工过程中,机械设备.工具或者工件的非正常选择和使用.人的违章作业等问题都可能导致机械伤害。下列伤害类型中,不属于机械伤害的是()

人机系统按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可分为人工操作系统.半自动化系统和自动化系统三种。在人工操作系统.半自动化系统中,人在系统中主要充当生产过程的操作者与控制者,即控制器主要由人来进行操作。下列关于人工操作系统.半自动化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企业是建筑施工企业,D公司是化工企业,E公司是D公司的子公司。2018年7月,C企业承接E公司的化工技改项目。2018年8月9日10时,C企业.E公司作业人员在常压容器顶部平台进行气割作业时,引爆容器内残余可燃气体,导致容器爆炸,平台上4名人员随容器腾空十多米后坠落地面。现场人员在第一时间无法了解爆炸情况,慌乱间大多四散逃离。E公司现场作业负责人马上组织抢救,因现场无担架,抢险人员忙乱中用肩背手抬的方式运送4名高处坠落人员,4人在被送往医院途中停止呼吸,后经医务人员抢救无效死亡。死亡人员中有C企业3人.E公司1人。由于C企业总部设在远离事故现场的外省,在事故发生后,C企业和D公司.E公司沟通不畅,产生误解,致使C企业与D公司.E公司对立。事故调查发现:
(1)C企业.D公司.E公司都具有相应资质。
(2)事故前C企业工程负责人召集在现场学习气割的C企业的2名非专业人员和E公司设备员,与其一起登上常压容器顶部平台进行切割作业。
(3)负责施工的是C企业的分公司。该分公司未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在现场有30名作业人员,其中1人持有安全员证书,但没有此人从事安全工作的记录。
(4)事故容器于2018年8月2日停运.排空,吹扫置换。
(5)C企业无法提供动火前的检测报告书。
(6)C企业与E公司签订的施工合同中,合同价低于定额标准20%,且将安全生产所需费用列入让利条件。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简要说明报告该起事故应包括的内容。
 2.根据上述事故调查材料,指出C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3.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简述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企业应采取的措施。
 4.企业安全生产费用包括哪些方面的费用?

南方某纸业公司采用废纸为原料,年用量35×104t;辅料主要有淀粉.施胶剂.助流剂.硫酸铝等。产品为瓦楞纸,年产量32×104t。拥有2个生产车间(一号车间和三号车间),5条生产线,其中一号车间3条,三号车间2条。生产设备主要有3800型单长网纸机3台,4600型叠网纸机2台,180t锅炉1台,2个生产车间各有2个行车,每个车间均设有污水处理系统净化处理生产过程的污水。每个车间内有空压机为车间输送压缩空气,并在每个车间内均设置1个5m3压缩空气罐。2车间共用一条蒸汽主管,分汽缸设置在锅炉房。
因污水处理系统调节池需例行年度清淤检修,更换池底堵塞或损坏的穿孔布气管。作业时先用污水提升泵抽至池内约0.3m深的淤泥处时,再下池用消防高压水人工清淤,边冲边抽污泥,这时采用通过格栅口临时设置的2台污泥泵抽至一号车间制浆塔处的平衡池,清淤后再后续更换损坏的穿孔布气管。
2019年2月11日,该纸业公司停机检修,环保部主任国某布置工作,要求一号车间班长莫某.三号车间班长陈某于2月15日组织人员进入污水调节池清污。一号车间污水调节池和三号车间污水调节池清污分别由莫某.陈某负责组织。
2月15日18时,化验员赵某在一号车间污水处理站发放一次性口罩.雨鞋雨衣.安全帽等劳保用品后离开,后又回到一号车间污水调节池平台上帮忙。19时30分左右,班长莫某组织一号车间环保部清洗工人魏某.熊某.李某.肖某.邹某.邓某.张某7人分组轮番下池清理作业:第一组下池作业的有魏某.熊某.李某.肖某4人,下池时间约为19时30分至21时05分;第二组下池人员是熊某.邓某.张某3人,时间约为21时15分至22时50分;第三组下池人员是邹某.肖某.魏某3人,约23时开始下池作业。环保部主任国某负责一号车间和三号车间污水调节池的巡查,一号车间班长莫某则负责一号车间污水调节池的巡查观察,韦某和余某负责看守池上两台泵机。第三组人员下池数分钟后,在23时8分前,位于一号车间污水调节池平台4号通气口处的韦某听到池内的邹某呼救,但未观察到具体位置,连也呼喊救人。恰逢这时到一号车间污水调节池平台上聊天的生某(邹某的丈夫)听到呼救,第一个下池救人;班长莫某在平台上指挥熊某.余某.李某下池救人(3人下池后很快晕倒),同时打电话给环保部文员袁某。随后,环保主任国某与黄某先后下池救人。国某自行爬出池口,出池后叫韦某打电话求救,但未拨通。23时13分,袁某赶到现场与三号车间班长陈某下池施救,莫某招来绳索,与袁某.陈某等人合力拉起池下5名伤者,其中包括下池救人的黄某。张某在事发现场于23时16分拨通120急救电话.23时17分拨通119电话求救,消防队员于23时25分到达现场,医护人员于23时30分到达现场。经消防队员与厂方员工的全力营救,共救出被困人员9人。其中,魏某.熊某.李某.肖某.邹某.余某.生某7人经现场抢救无效死亡,国某.黄某2人被送至市人民医院ICU进行全力救治。经医疗机构死因鉴定,7名死者均被诊断为职业性急性重度硫化氢中毒。事后经统计,7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1200万元人民币。事故调查组按规定和程序,查明原因及作出性质认定。后经分析,该纸业公司污水调节池属于有限空间,调节池内曝气不均匀,存在连片未曝气淤泥区,未经曝气的淤泥中有机物酵解生成沼气,淤泥中的硫生成硫化氢压封于污泥中,清淤时消防高压水的剧烈扰动使硫化氢释放到池内空气中,浓度逐渐增高.扩散。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事故的直接原因。
 2.指出该厂都有哪些特种设备。
 3.针对本案例中,作业人员在下池作业前,应当做好哪些措施?
 4.针对本案例中,施救人员在下池施救前,应当做好哪些措施?
 5.该纸业公司应如何整改?

某县烟花爆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新建烟花爆竹生产区因不具备生产烟花爆竹条件,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成为闲置厂区。2014年,甲公司将该生产厂区出租给朱某和李某。承租后。朱某在原有1.2.3号库房之间的空地上分别搭建了A.B.C.D.E共5个简易工棚。李某在1号库房南侧及西侧和围墙之间分别搭建了F.G.H共3个简易工棚。朱某.李某冒用多家生产厂家的注册品牌进行烟花爆竹的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有:双响.小礼花.多彩礼花.高空礼花。主要工序为:炮筒打中隔穿引线(外购).装顶药(炸药与亮珠).封口.装下药(发射药).糊底(或装锯末压纸片).装葙。朱某雇有4个装药工.2个配药工分别在自建的5个简易工棚中进行操作,装项药(炸药与亮珠)操作工旁边有封口人员。装发射药操作工旁边有糊底与装箱等人员。由于场地限制,配药.装药.中转.封口.装箱等操作均在同一空间,相互间没有安全距离。2016年2月14日,朱某.李某烟花爆竹厂区作业人员陆续开工。10时40分,由于未配发足够的防静电服,装药工吴某穿普通工服进入装药棚进行装药操作,导致南侧装药棚首先发生轰爆,瞬间引发东相邻的两个露天作业点,以及西北相邻的露天存药处和配药棚发生爆炸,又连环引起李某1号仓库内成品发生爆炸,仓库垮塌。紧接着配药棚.装药棚相继爆炸,导致朱某堆放在2号仓库的数千公斤亮珠和烟花爆竹成品.半成品发生爆炸,最后又引爆北边两个装药棚,整个厂区炸毁,造成10人死亡.7人受伤。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此次事故报告的主要内容。 2.简要分析这起事故的原因。 3.请确定这起事故的性质,并说明理由。 4.针对该起事故的特点,提出整改措施。

2018年7月8日14时,B工程公司职工甲.乙受公司指派到C炼油厂污水处理车间疏通堵塞的污水管道。两人未到C炼油厂办理任何作业手续就来到现场开始作业。甲下到3m多深的污水井内用水桶清理油泥,乙在井口用绳索向上提,清理过程中甲发现油泥下方有一水泥块并有气体冒出,随即爬出污水井并在井口用长钢管捣烂水泥块。16时左右,当甲再次沿爬梯下到井内时,突然倒地。乙发现后立即呼救。在附近作业的B工程公司职工丙等迅速赶到现场,丙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下井救人,刚进入井底也突然倒地,乙再次大声呼救,C炼油厂专业救援人员闻讯赶到现场,下井将甲.丙救出,甲.丙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调查人员对污水井内气体进行了检测,测得氧气浓度19.6%.甲烷含量2.7%.硫化氢含量850mg/m3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进入C炼油厂污水井内作业前需进行气体检测,通常检测的气体应包括()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19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