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经过
某省公路桥坍塌,造成桥面上的30名操作工人,随桥梁从高空坠落,致使9人死亡,21人受伤。1月17日7时20分,工地开始浇筑六号孔公路桥,到10时20分已经浇筑57盆混凝土,约22m3,已浇筑桥面混凝土的2/3以上,突然施工用的模板支撑连同已经浇筑的混凝土全部坍塌。这时桥面上除8名操作人员脱险外,有30名操作工人,3台振捣器和2辆胶轮车等随同桥梁自14.8m的高空坠下,导致有的工人全身被埋在混凝土里,有的埋入半截身体,跌下的人员或死或伤。事故原因
经对现场勘测,工程处对事故场所进行了技术检查和技术鉴定,六号孔公路桥模板支撑坍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支撑四面不靠,没有稳定性,横拉与支撑放置的不合理,支撑内部接头等细部结构也不合理,因此一处损坏,牵动全部支撑造成倒塌。就其原因来说,主要是施工图纸不全,层层不负责任,没有严格执行检查制度,工程质量差。分队长李某没有细看图纸,就把任务交给施工小组,施工小组又未组织讨论研究.盲目进行立模施工,结果导致施工中坍塌的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问题:
 1.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指出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 2.说明该项目安全生产投入应包括哪几方面费用。 3.简述有限空间作业危害的特点。 4.简述演练文件的内容。

事故经过
某施工现场塔式起重机2部.汽车起重机3辆.混凝土搅拌车2辆.施工升降机4台.电焊机2台.砂轮锯1台.木工圆锯机1台.铲车3辆.运土车2辆.电瓶叉车1辆.小型锅炉1个。5月17日,塔式起重机拆卸人员5人于早上9时进入工地,先整理起升卷扬机钢丝绳,于9时40分开始拆卸塔式起重机,11时10分,塔式起重机内套架及以上结构(塔式起重机上部结构)从上部突然坠落至塔身上,压垮上部第一节塔身后,造成塔身巨大晃动,拉断塔式起重机附墙拉杆,塔式起重机失去平衡,塔式起重机向起重臂方向倾覆,自基础节以上塔身.起重臂.平衡臂往起重臂方向倾覆倒。事故共造成4人死亡。事故调查认定
经调查认定,A建工集团将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工程违法分包给无起重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资质的塔式起重机租赁单位B建筑机械设备租赁公司。B建筑机械设备租赁公司法人冯某私刻公章,伪造公文,冒用C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起重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实施塔式起重机安拆作业,安排没有拆卸资格的工人违规拆卸塔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检测报告的塔式起重机型号.制造日期.出厂编号.起升高度.配重等各项信息均与事故塔式起重机严重失实。施工总承包单位不落实安全生产制度,事故塔式起重机没有使用说明书,安全技术档案缺失,施工单位仍然使用没有完整安全技术档案的塔式起重机。项目经理未在塔式起重机拆卸作业期间现场带班,塔式起重机未按使用说明书安装平衡重,施工人员降塔作业过程配平失衡,违反《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第 3.4.6条的规定,致使塔式起重机上部一侧踏块焊缝剪断脱落,另一侧换步支腿滑离,塔式起重机上部结构从上部突然坠落至塔身,塔身巨大晃动,拉断塔式起重机附墙拉杆,塔式起重机失去平衡,塔式起重机倾覆坍塌。问题:
 1.请分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2.该施工现场有哪些特种设备?
 3.说明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的内容。 4.简述塔式起重机安装专项施工方案的内容。 5.简述起重作业中的“十不吊”。

事故经过
某地铁隧道工程。项目部负责人宋某安排技术员黄某编制施工方案及应急预案。黄某完成后交付宋某,宋某随即开会组织学习。隧道工程完成开挖作业后,宋某安排技术员黄某在施工现场检查。18时左右,黄某通知测量队人员在完成隧道出渣后,进行隧道开挖断面验收。21时左右,完成隧道断面验收。21时40分左右,隧道监理员王某.现场技术员黄某和劳务公司测量人员一起进隧道检测断面,22时10分左右,完成断面检测。随后,劳务公司现场负责人通知郭某带人进隧道进行一次支护。22时30分左右,郭某带支护班共10人到达施工现场,由支护班工人罗某和张某2人对岩面进行人工排险,约23时30分完成排险后,支护班工人在隧道内进行钢拱架安装(支护),完成工作平台搭建后,0时13分左右,平台上方的隧道顶板不规则楔型围岩突然冒落,造成工作面8人被困,工作平台被砸垮。事发当日天气状况正常。事故应急救援情况
事故发生后,现场带班人员郭某立即给安全员高某打电话,让他向项目部报告事故,项目部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并立即启动隧道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项目部人员开展施救。1时20分,2名被困者被救出,经现场紧急施救后送医院治疗。1时30分,消防.武警.卫生等救援人员赶到事故现场,参与事故救援。6时30分,6名被困者被相继救出,经确认已死亡。直接原因
施工隧道围岩失稳坍塌是造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事故后果
此次事故共造成6人死亡。医疗费用5万元,丧葬及抚恤费用200万元,伤亡补助及救济费用300万元,受伤人员歇工工资1万元,现场抢救费用1万元,清理现场费用3万元,现场恢复期间的歇工工资377元,事故现场损坏设备设施共计30万元,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7万元,新员工培训费2万元,其他财产损失价值20万元。问题:
 1.计算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2.事故调查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3.简述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的优缺点。 4.简述施工期的建设风险管理应完成的工作内容。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
C建筑工程公司原有从业人员650人,为减员增效,2009年3月将从业人员裁减到350人,质量部.安全部合并为质安部,原安全部的8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转入下属二级单位,原安全部的职责转入质安部,具体工作由2人承担。2010年5月,C公司获得某住宅楼工程的承建合同,中标后转包给长期挂靠的包工头甲某,从中收取管理费。2010年11月5日,甲找C公司负责人借用起重机,吊运1台800kN·m的塔式起重机组件,并借用了有A类汽车驾驶执照的员工乙和丙,2010年11月6日中午,乙把额定起重量8t的汽车式起重机开到工地,丙用汽车将塔式起重机塔身组件运至工地,乙驾驶汽车式起重机开始作业,C公司机电队和运输队7名员工开始组装塔身。当日18时,因起重机油料用完且天黑无照明,丙要求下班,甲不同意。甲找来汽油后,继续组装。20时,发现塔式起重机的塔身首尾倒置,无法与塔基对接。随后,甲找来3名临时工,用钢绳绑定.人拉钢绳的方法扭转塔身,转动中塔身倾斜倒向地面,作业人员躲避不及,造成3人死亡.4人重伤。事故告诫我们,建筑施工企业和现场应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施工方案的管理,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及员工培训,加强应急管理措施。

下列关于起重机起吊作业中的注意事项描述错误的是()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
C建筑工程公司原有从业人员650人,为减员增效,2009年3月将从业人员裁减到350人,质量部.安全部合并为质安部,原安全部的8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转入下属二级单位,原安全部的职责转入质安部,具体工作由2人承担。2010年5月,C公司获得某住宅楼工程的承建合同,中标后转包给长期挂靠的包工头甲某,从中收取管理费。2010年11月5日,甲找C公司负责人借用起重机,吊运1台800kN·m的塔式起重机组件,并借用了有A类汽车驾驶执照的员工乙和丙,2010年11月6日中午,乙把额定起重量8t的汽车式起重机开到工地,丙用汽车将塔式起重机塔身组件运至工地,乙驾驶汽车式起重机开始作业,C公司机电队和运输队7名员工开始组装塔身。当日18时,因起重机油料用完且天黑无照明,丙要求下班,甲不同意。甲找来汽油后,继续组装。20时,发现塔式起重机的塔身首尾倒置,无法与塔基对接。随后,甲找来3名临时工,用钢绳绑定.人拉钢绳的方法扭转塔身,转动中塔身倾斜倒向地面,作业人员躲避不及,造成3人死亡.4人重伤。事故告诫我们,建筑施工企业和现场应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施工方案的管理,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及员工培训,加强应急管理措施。

下列关于塔式起重机的安全防护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
C建筑工程公司原有从业人员650人,为减员增效,2009年3月将从业人员裁减到350人,质量部.安全部合并为质安部,原安全部的8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转入下属二级单位,原安全部的职责转入质安部,具体工作由2人承担。2010年5月,C公司获得某住宅楼工程的承建合同,中标后转包给长期挂靠的包工头甲某,从中收取管理费。2010年11月5日,甲找C公司负责人借用起重机,吊运1台800kN·m的塔式起重机组件,并借用了有A类汽车驾驶执照的员工乙和丙,2010年11月6日中午,乙把额定起重量8t的汽车式起重机开到工地,丙用汽车将塔式起重机塔身组件运至工地,乙驾驶汽车式起重机开始作业,C公司机电队和运输队7名员工开始组装塔身。当日18时,因起重机油料用完且天黑无照明,丙要求下班,甲不同意。甲找来汽油后,继续组装。20时,发现塔式起重机的塔身首尾倒置,无法与塔基对接。随后,甲找来3名临时工,用钢绳绑定.人拉钢绳的方法扭转塔身,转动中塔身倾斜倒向地面,作业人员躲避不及,造成3人死亡.4人重伤。事故告诫我们,建筑施工企业和现场应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施工方案的管理,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及员工培训,加强应急管理措施。

特种作业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称为特种作业人员,下列人员中,不属于特种作业人员的是()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
C建筑工程公司原有从业人员650人,为减员增效,2009年3月将从业人员裁减到350人,质量部.安全部合并为质安部,原安全部的8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转入下属二级单位,原安全部的职责转入质安部,具体工作由2人承担。2010年5月,C公司获得某住宅楼工程的承建合同,中标后转包给长期挂靠的包工头甲某,从中收取管理费。2010年11月5日,甲找C公司负责人借用起重机,吊运1台800kN·m的塔式起重机组件,并借用了有A类汽车驾驶执照的员工乙和丙,2010年11月6日中午,乙把额定起重量8t的汽车式起重机开到工地,丙用汽车将塔式起重机塔身组件运至工地,乙驾驶汽车式起重机开始作业,C公司机电队和运输队7名员工开始组装塔身。当日18时,因起重机油料用完且天黑无照明,丙要求下班,甲不同意。甲找来汽油后,继续组装。20时,发现塔式起重机的塔身首尾倒置,无法与塔基对接。随后,甲找来3名临时工,用钢绳绑定.人拉钢绳的方法扭转塔身,转动中塔身倾斜倒向地面,作业人员躲避不及,造成3人死亡.4人重伤。事故告诫我们,建筑施工企业和现场应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施工方案的管理,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及员工培训,加强应急管理措施。

根据《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规定》(应急(201938号),作为企业的注册安全工程师,可从事的安全生产工作不包括()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
C建筑工程公司原有从业人员650人,为减员增效,2009年3月将从业人员裁减到350人,质量部.安全部合并为质安部,原安全部的8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转入下属二级单位,原安全部的职责转入质安部,具体工作由2人承担。2010年5月,C公司获得某住宅楼工程的承建合同,中标后转包给长期挂靠的包工头甲某,从中收取管理费。2010年11月5日,甲找C公司负责人借用起重机,吊运1台800kN·m的塔式起重机组件,并借用了有A类汽车驾驶执照的员工乙和丙,2010年11月6日中午,乙把额定起重量8t的汽车式起重机开到工地,丙用汽车将塔式起重机塔身组件运至工地,乙驾驶汽车式起重机开始作业,C公司机电队和运输队7名员工开始组装塔身。当日18时,因起重机油料用完且天黑无照明,丙要求下班,甲不同意。甲找来汽油后,继续组装。20时,发现塔式起重机的塔身首尾倒置,无法与塔基对接。随后,甲找来3名临时工,用钢绳绑定.人拉钢绳的方法扭转塔身,转动中塔身倾斜倒向地面,作业人员躲避不及,造成3人死亡.4人重伤。事故告诫我们,建筑施工企业和现场应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施工方案的管理,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及员工培训,加强应急管理措施。

该起事故等级为()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脚手架应进行检查与验收的有()

拆模之前必须有拆模申请,并根据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记录达到规定时,()方可批准拆模。

配电箱和开关箱的构造,说法正错误的有()

临边作业的防护栏杆应由横杆.立杆及高度不低于()的挡脚板组成

在特别潮湿的场所,导电良好的地面使用手持照明灯具等,照明电源电压不应大于()

当物体打击安全帽时,帽壳不因受力变形而直接影响到头部。安全帽应当正确使用,下列关于安全帽使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PBA工法属于暗挖车站工法P指桩,B指梁,A指拱。PBA工法具体施工流程包括:①导洞开挖;②底梁施工;③桩.柱顶梁施工;④站台层施工;⑤边桩施工.柱孔开挖;⑥顶部初支及二衬扣拱;⑦钢管柱吊装及灌注混凝土;⑧站厅层施工。以上工序正确的顺序是()

铲运机作业区内应无树根.树桩.大的石块和过多的杂草等。多台自行式铲运机联合作业时,各机前后应保持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

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时,施工单位应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办理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登记,其登记时间应为()

脚手架搭设与拆除时,必须严格按照工序施工。下列关于脚手架拆除的要求中,错误的是()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称为高处作业。该基准面高度为大于等于()

在《高处作业分级》(GB3608)中,能够直接引起坠落的客观危险因素有11种,下列不属于该11种的情况是()

当作业高度为24m时,其坠落半径在计算时取值为5m,属于()高处作业。

露天爆破按孔径.孔深分为深孔爆破和浅孔爆破。下列关于露天爆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深基坑土方开挖,当施工现场不具备放坡条件时,一般采用支护结构进行临时支挡,以保证基坑的土壁稳定。常见支护方法有排桩支护.地下连续墙.水泥土桩墙和逆作拱墙。其中排桩支护的适用条件的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

下列关于装修.装饰工程中涉及的一些安全措施的描述,说法错误的是()

下列关于塔式起重机的基本构造及原理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搭设与拆除柱模板.悬挑式模板.高处绑扎柱钢筋和浇筑混凝土结构构件超出要求的高度时,应设置操作平台。悬挑式模板在要求设置操作平台时的高度为()以上。

下列关于土石方开挖的安全防护措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模板设计无拆除顺序规定时,可按先支后拆,后支先拆顺序进行。先拆非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模板及支架。现浇楼盖及框架结构的拆模包括柱侧模.梁侧模.楼板底模和梁底模。其中,应最后拆除的是()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事故经过
5月2日,刘某组织人员在项目现场西3门前开始搭设脚手架。当脚手架搭设至高约24m时,肖某安排施工人员配合吊车将继续往上搭设脚手架所需的钢管吊至脚手架顶部的中间位置。16时左右,吊车已经将中间位置所需的钢管全部吊装完毕并全部堆放在中间,施工队安排吊车移位,吊装其他材料。这时,正在搭设的脚手架向逆时针方向发生扭转,随后整个架体自下而上向西北侧坍塌下来。正在脚手架顶部24m平台处施工作业的16个工人随架体一起掉下来。随后消防人员赶到现场,成功救出全部16名现场工人并送医院治疗。经查,A工业原料有限公司未按规定要求施工单位提供施工方案并进行审查;B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对施工单位非法分包.管理人员配置及履职不到位的情况失察;C防水防腐工程有限公司未签订合同将脚手架搭.拆工程非法分包给无资质个人刘某,且未按要求配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未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未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及技术交底;包工头刘某无相关资质,未对脚手架搭建材料进行检验,未编制脚手架搭.拆安全专项方案,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未对特殊工种作业人员进行登记;事发时现场施工的16位架子工中只有肖某和王某2人有建筑架子工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其他14人均无建筑架子工证。事故损失及其善后处理情况事故调查组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核定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万元。其中,救治伤员所支出的费用 25.1万元,善后处理费用58.1万元,固定资产损失1.3万元。事故调查组依据《司法鉴定意见书》,核定事故造成6人轻伤,9人轻微伤,1人体表未见明显损伤。’
直接原因
(1)作业脚手架未设置连墙件.竖向剪刀撑,不符合《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第8.2.2.8.2.3条:“作业脚手架应按设计计算和构造要求设置连墙件.作业脚手架的纵向外侧立面上应设置竖向剪刀撑并符合本规范要求’’的规定。(2)架体搭设过程中顶部作业面材料堆放过于集中,架体局部受力过大;脚手架基底支撑受力不均.部分扣件老化,导致支架不够牢固;当作业面不断升高,压力过大,扣件无法承受巨大压力时导致架体整体坍塌。 1.简述此次事故报告的内容。 2.调查组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3.简述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设施验收包括的主要内容。 4.简述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设施验收资料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事故经过
某施工企业合伙人姜某安排施工负责人李某带领9名作业人员到设备基坑现场进行作业,其中基坑内作业8人,挖掘机司机1人。整体基坑未做支护,基坑北侧有一养鱼池。9时许,在基坑作业的焊工李某发现鱼池与坑壁处有泥土落下遂发出警告,随之基坑北侧上方的养鱼池池壁连同基坑边壁的泥土瞬间倒下,瓦工毛某迅速躲避并爬出基坑,剩余在坑底作业的另外5名工人被坍塌下来的泥土.池壁及池水埋没。事故应急救援情况
事故发生后,9时7分,消防大队紧急出警,并会同接到紧急支援指令的专职消防队,共计3台消防车辆及20名消防人员赶赴现场实施救援。接到报告后,市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现场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由市领导任指挥长,组织事故抢险工作。16时5分,被埋5人全被救出,经诊断确认被救5人已经死亡。 1.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指出该基坑作业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 2.简述公司项目经理应履行的安全生产责任。.
 3.该厂可采用哪些方法进行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4.简述深基坑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内容。 5.简述基坑开挖需采取爆破作业时,爆破后的检查内容。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事故经过
A公司投资建设.B监理公司监理.C公司总承包.D公司劳务分包的住宅项目。某日11时30分许,升降机司机李某将C7-1号楼施工升降机左侧吊笼停在下终端站,按往常一样锁上电锁拔出钥匙,关上护栏门后下班。当日13时10分许,李某仍在宿舍正常午休期间,提前到该楼顶楼进行拆模施工的19名工人擅自将停在下终端站的C7-1号楼施工升降机左侧吊笼打开,携施工物件进入左侧吊笼,操作施工升降机上升。该吊笼运行至三十三层项楼平台附近时突然倾翻,连同导轨架及顶部4节标准节一起坠落地面。事故结果
事故造成吊笼内19人当场死亡,受伤人员15人。医疗费用30万元,丧葬费50万元,抚恤费1562万元,伤亡补助及救济费用580万元,受伤人员歇工工资10万元,现场清理整顿期间的歇工工资25万元;现场抢救费用10万元,清理现场费用5万元,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16万元;现场财产损失价值200万元;事故后补充新员工培训费用3万元;市政府对该企业进行了罚款,罚款金额350万元;因本次事故造成工期延误,施工单位损失70万元;其他费用25万元。直接原因
经调查认定,该起重大建筑施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事故发生时,事故施工升降机导轨架第66和第67节标准节连接处的4个连接螺栓只有左侧两个螺栓有效连接,而右侧(受力边)两个螺栓连接失效无法受力。在此工况下,事故升降机左侧吊笼超过备案额定承载人数(12人),承载19人和约245kg物件,上升到第66节标准节上部(三十三层顶部)接近平台位置时,产生的倾翻力矩大于对重体.导轨架等固有的平衡力矩,造成事故施工升降机左侧吊笼顷刻倾翻,并连同第67节至第70节标准节坠落地面。 1.简述经济损失包括的内容,并计算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2.简述建设方对承包方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 3.现浇楼盖及框架结构的拆模顺序是什么。 4.简述专项施工方案编制的项目及其内容。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
事故经过
发生事故塔式起重机于2018年4月3日在该工地安装使用,共进行了两次顶升作业,安装顶升11个标准节。第三次顶升作业时,共完成了6个标准节的安装,塔身高度104m,事故发生在第7个标准节与顶升套架连接的状态下内塔身顶升过程中,塔吊处于加完标准节已顶起内塔身第2个步距的状态,由顶升环节正转换至换步环节,左换步销轴已处于工作位置,右换步销轴处于非工作位置,此时塔身高度约110m,塔式起重机发生倾覆事故。
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事故造成7人死亡(其中1名顶升技术指导.1名塔式起重机司机.5名安拆工),2人受伤,事故塔式起重机受损。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530万元。
事故调查
经调查:部分顶升人员违规饮酒后作业,未佩戴安全带。在塔式起重机右顶升销轴未插到正常工作位置,并处于非正常受力状态下,顶升人员继续进行塔式起重机顶升作业,顶升过程中顶升摆梁内外腹板销轴孔发生严重的屈曲变形,右项升爬梯首先从右顶升销轴端部滑落。右顶升销轴和右换步销轴同时失去对内塔身荷载的支承作用,塔身荷载连同冲击荷载全部由左爬梯与左顶升销轴和左换步销抽承担,终导致内塔身滑落,塔臂发生翻转解体,塔式起重机倾覆坍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也是本次事故发生的原因。

吊装时根据构件的外形.中心及工艺要求选择吊点。下列属于“十不吊”情形的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20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