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资产负债表中,如果本年度资产负债表规定的各个项目的名称和内容与上年不一致,应按照上年资产负债表中个项目的名称和数字对本年度的进行调整。
13. 其他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12. 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发生的亏损均在其他支出中列支。(.).
10. 事业单位所有非独立核算的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全部支出,都必须纳入经营支出进行核算和监督,并且要使经营支出与经营收入配比。(.).
9. 事业单位取得的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既能用于事业支出,也能用于经营支出。(.)
13. 计算和结转增值税之外的流转税时,必须直接冲减当期的经营收入。()
12. 为了核算事业单位收到附属单位按规定缴来的款项,应设置“附属单位上缴收入”账户,并按照附属单位名称.缴款项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相关科目等进行明细核算。()
11. 事业单位通过上级单位从财政部门取得的预算经费,应作为上级补助收入处理。()
10. 事业单位取得的补助款可以用于本单位的业务活动支出,但是不能用于转拨给附属单位以弥补其业务活动支出。()
9. 对于独立核算的附属单位上缴的款项,作为经营收入核算。()
8. 采用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储存管理方式时,各单位取得的预算外资金,按财政机关的规定存入上级财政机关在商业银行开立的专户进行集中管理。()
7. 基本业务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从事业务活动所取得的收入,主要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两个方面的内容。()
12. 事业单位处置固定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以及使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时,应当同时冲销或转出该项资产所对应的非流动资产基金。()
10. 事业单位的修购基金应当按照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提取的比例由财政部门.上级主管单位规定。()
9. 事业基金在资产负债表中一般对应于事业单位的非流动资产,当事业单位以货币资金对外进行长期投资时,应将其转为非流动资产基金。()
8. 年末,已经完成项目的非财政补助结转专项资金若有剩余,按规定留归本单位使用的部分形成事业结余。()
7. 事业单位平时不对财政补助结余进行账务处理,只是在年末才进行会计核算。()
6. 财政补助结余资金参与事业单位的结余分配.转入事业基金。()
5. 财政补助结转属于净资产类账户,贷方登记期末结转的财政补助收入数,借方登记期末结转的使用财政补助资金发生的支出数以及转入财政补助结余数。()
4. 事业结余账户如果出现了借方余额,表明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发生了亏损,则不予结转,而是仍然保留在“事业结余”账户()
2. 年末,如果“经营结余”账户为借方余额,将余额结转至“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账户。()
1. 期末,事业单位的财政补助收支.非财政专项资金收支和经营收支要转入事业结余。()
12. 事业单位处置固定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以及使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时,应当同时冲销或转出该项资产所对应的非流动资产基金。()
10. 事业单位的修购基金应当按照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提取的比例由财政部门.上级主管单位规定。()
9. 事业基金在资产负债表中一般对应于事业单位的非流动资产,当事业单位以货币资金对外进行长期投资时,应将其转为非流动资产基金。()
8. 年末,已经完成项目的非财政补助结转专项资金若有剩余,按规定留归本单位使用的部分形成事业结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