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人类最基本、最常用和最灵活的传播手段。

10.在进行网络监控时,应重点防范搜狐、新浪等大型门户网站上的侵权行为。()

9.“卖身契”条款是公司在与作者签订合同时,要求作者将著作权中除人身权外的所有权利转让给公司,此类合同安全可靠,风险小。()

8.《版权许可使用合同》的名称没有明确是专有许可还是非专有许可,该类版权默认为是非专有许可。()

7.有期限的版权转让是版权专有许可,是专有使用的典型案例。()

6.版权交易合同当事人约定的“本协议全部或者部分权利和义务可以转移/转让的”条款,是作品使用权的再许可。()

5.著作权人授权本公司及其关联公司或者本公司的合作伙伴行使作品的专有使用权,仅能理解为该专有使用权处于共同共有状态,而不是某一公司单独行使。()

4.被许可人取得的移动网络、联通网络、电信网络独家(独占)使用权,是专有使用权。()

3.取得专有使用权的权利人有权禁止除著作权人以外的任何人以同样的方式使用作品。()

2.版权交易当事人约定的电子图书版权、电子版权、网络版权、数字版权、有线版权等均是法律上的权利术语。()

1.版权交易当事人的认识错误,可分为法律上的认识错误和事实上的认识错误。其中,权利法定、专有使用权、再许可和“卖身契”条款属于法律上的认识错误。()

7.实施网络监控和版权追踪应注意()

6.进行内部版权风险管控,需要做到()

5.关于“避风港”原则,适用条件不包括()

4.关于推广渠道侵权,要承担的民事责任包括()

3.下列各项中,属于版权交易当事人事实上的认识错误的有()

2.版权交易当事人约定的()等均不是法律上的权利术语。

1.《著作权法》明确规定,著作权包括()等。

3.版权交易当事人事实上的认知错误不包括()

2.某些公司在与作者签订合同时,要求作者将著作权中除人身权外的所有权利转让给公司,这样的做法属于()

1.下列各项中,属于再许可范畴的是()

16.有实力的出版单位可以将本单位的优秀作品译成外文放在互联网上,以吸引合作伙伴。()

15.数字版权输出应选择恰当的时机,选择风险小、版税高的方式。()

14.与一般的版权贸易类似,数字版权贸易合同的签订同样要注意与国际接轨、谨慎签订一揽子合同、内容的完整统一、法律适用等问题。()

13.版权贸易合同的基本特征包括时间性、地域性、多样性、复杂性、法律性,其中多样性是指涉及价格、税法等众多内容,复杂性是由不同国家的法律、商业惯例、版权使用方式不同导致的。()

12.以合同的制定主体为标准,版权贸易合同分为许可合同与转让合同。()

11.引进美、英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数字版权可以优先联系版权代理公司。()

10.版权代理公司渠道适合引进日、德、法等国的数字版权,它的版税率相对较低,在专业领域的优质学术类图书方面尤为明显。()

9.版权引进时,数字出版单位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包括传统书讯、网络推介、作者或其代理人、外方出版单位、版权代理公司、国际展览会等。()

8.选择引进版权作品时,如果版权内容具有先进性,则应积极引进。()

7.在引进数字版权前要经过认真调研,遵循多元化引进原则、适销对路原则、量力而行原则、消化吸收原则、价值评估原则和禁载条款原则。()

6.发展我国数字版权贸易,应建立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机制、构建高效的数字版权贸易交互平台等,其中最有效的是进一步加大版权引进力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10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