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新建铁路隧道埋深较大,其围岩的勘察资料如下:①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Rc=55MPa,岩体纵波波速3800m/s,岩石纵波波速4200m/s;②围岩中地下水水量较大;③围岩的应力状态为极高应力。试问其围岩的级别为下列哪个选项?()

某采空区场地倾向主断面上每隔20m间距顺序排列A、B、C三点,地表移动前测量的高程相同。地表移动后测量的垂直移动分量为:B点较A点多42mm,较C点少30mm,水平移动分量,B点较A点少30mm,较C点多20mm。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判定该场地的适宜性为()[2009年真题]

已知钢管桩外径0.8m,内径0.76m,材料质量密度=7800kg/m3,纵波波速C=5120m/s,则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桩的力学阻抗分别为()

采用声波法对钻孔灌注桩孔底沉渣进行检测,桩直径l.2m,桩长35m,声波反射明显。测头从发射到接受到第一次反射波的相隔时间为8.7ms,从发射到接受到第二次反射波的相隔时间为9.3ms,若孔底沉渣声波波速按1000m/s考虑,孔底沉渣的厚度最接近()[2007年真题]

某钻孔灌注桩,桩长15m,采用钻芯法对桩身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共采取3组芯样,试件抗压强度(单位:MPa)分别为:第一组,45.4、44.9、46.1;第二组,42.8、43.1、41.8;第三组,40.9、41.2、42.8。该桩身混凝土强度代表值最接近()[2008年真题]

某人工挖孔嵌岩灌注桩桩长为8m,其低应变反射波动力测试曲线如下图所所示。该桩桩身完整性类别及桩身波速值符合()[2008年真题]

图10-1-4

某场地钻孔灌注桩桩身平均波速为3555.6m/s,其中某根桩低应变反射波动力测试曲线如下图所示,对应图中的时间t1、t2和ts的数值分别为60、66和73.5ms,在混凝土强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该桩长最接近()[2009年真题]

图10-1-3

某住宅楼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桩径为0.8m,桩长为30m,桩身应力波传播速度为3800m/s。对该桩进行高应变应力测试后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和数据,其中Rx=3MN。判定该桩桩身完整性类别为下列哪一选项?()[2011年真题]

图10-1-2 高应变测试曲线

某PHC管桩,桩径500mm,壁厚125mm,桩长30m,桩身混凝土弹性模量为36×106kPa(视为常量),桩底用钢板封口,对其进行单桩静载试验并进行桩身内力测试。根据实测资料,在极限荷载作用下,桩端阻力为1835kPa,桩侧阻力如下图所示,试问该PHC管桩在极限荷载条件下,桩顶面下10m处的桩身应变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2010年真题]

图10-1-1 桩侧阻力(kPa)

某灌注桩,桩径1.2m,桩长60m,采用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完整性,两根钢制声测管中心间距为0.9m,管外径为50mm,壁厚2mm,声波探头外径28mm水位以下某一截面平测实测声时为0.206ms,试计算该截面处桩身混凝土的声速最接近下列哪一选项?()(注:声波探头位于测管中心;声波在钢材中的传播速度为5420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480m/s;仪器系统延迟时间为0s。)[2011年真题]

某桩基工程设计要求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7000kN,静载试验利用邻近4根工程桩作为锚桩,锚桩主筋直径25mm,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为360N/mm2。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试计算每根锚桩提供上拔力所需的主筋根数至少为几根?()[2014年真题]

某采空区场地倾向主断面上每隔20m间距顺序排列A、B、C三点,地表移动前测量的高程相同。地表移动后测量的垂直移动分量为:B点较A点多42mm,较C点少30mm,水平移动分量,B点较A点少30mm,较C点多20mm。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判定该场地的适宜性为()[2009年真题]

已知钢管桩外径0.8m,内径0.76m,材料质量密度=7800kg/m3,纵波波速C=5120m/s,则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桩的力学阻抗分别为()

采用声波法对钻孔灌注桩孔底沉渣进行检测,桩直径l.2m,桩长35m,声波反射明显。测头从发射到接受到第一次反射波的相隔时间为8.7ms,从发射到接受到第二次反射波的相隔时间为9.3ms,若孔底沉渣声波波速按1000m/s考虑,孔底沉渣的厚度最接近()[2007年真题]

某钻孔灌注桩,桩长15m,采用钻芯法对桩身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共采取3组芯样,试件抗压强度(单位:MPa)分别为:第一组,45.4、44.9、46.1;第二组,42.8、43.1、41.8;第三组,40.9、41.2、42.8。该桩身混凝土强度代表值最接近()[2008年真题]

某人工挖孔嵌岩灌注桩桩长为8m,其低应变反射波动力测试曲线如下图所所示。该桩桩身完整性类别及桩身波速值符合()[2008年真题]

图10-1-4

某场地钻孔灌注桩桩身平均波速为3555.6m/s,其中某根桩低应变反射波动力测试曲线如下图所示,对应图中的时间t1、t2和ts的数值分别为60、66和73.5ms,在混凝土强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该桩长最接近()[2009年真题]

图10-1-3

某住宅楼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桩径为0.8m,桩长为30m,桩身应力波传播速度为3800m/s。对该桩进行高应变应力测试后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和数据,其中Rx=3MN。判定该桩桩身完整性类别为下列哪一选项?()[2011年真题]

图10-1-2 高应变测试曲线

某PHC管桩,桩径500mm,壁厚125mm,桩长30m,桩身混凝土弹性模量为36×106kPa(视为常量),桩底用钢板封口,对其进行单桩静载试验并进行桩身内力测试。根据实测资料,在极限荷载作用下,桩端阻力为1835kPa,桩侧阻力如下图所示,试问该PHC管桩在极限荷载条件下,桩顶面下10m处的桩身应变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2010年真题]

图10-1-1 桩侧阻力(kPa)

某灌注桩,桩径1.2m,桩长60m,采用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完整性,两根钢制声测管中心间距为0.9m,管外径为50mm,壁厚2mm,声波探头外径28mm水位以下某一截面平测实测声时为0.206ms,试计算该截面处桩身混凝土的声速最接近下列哪一选项?()(注:声波探头位于测管中心;声波在钢材中的传播速度为5420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480m/s;仪器系统延迟时间为0s。)[2011年真题]

某桩基工程设计要求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7000kN,静载试验利用邻近4根工程桩作为锚桩,锚桩主筋直径25mm,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为360N/mm2。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试计算每根锚桩提供上拔力所需的主筋根数至少为几根?()[2014年真题]

某水闸下游岸墙(见图9-5-2)高6m,墙背倾斜与垂线夹角ψ1=15°,墙后填料为粗砂,填土表面水平,粗砂内摩擦角=30°,墙背与粗砂间摩擦角  δ=15°。岸墙所在地区地震烈度为8度,则在水平地震力作用下(不计竖向地震力作用)在岸墙上产生的地震主动动土压力FE(地震系数角θe取30°,土的重度为20kN/m3)最接近()kN。

图9-5-2

某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地下水位埋深2.0m,未打桩前的液化判别等级如表9-5-2所示,采用打入式混凝土预制桩,桩截面为400mm×400mm,桩长l=15m,桩间距s=1.6m,桩数20×20根,置换率=0.063,打桩后液化指数由原来的12.9降为()
表9-5-2

某建筑物采用条形基础,埋深为2.0m,基础宽度为1.5m,地下水位为5.0m,黏性土场地地质条件为:=180kPa,γ=19kN/m3,e=0.80,I=0.82。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的荷载为F=360kN/m,M=40kN·m。则该地基地震作用下的竖向承载力验算结果为()

某公路工程地基由黏土组成,动荷载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为380kPa,静荷载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为370kPa,动荷载作用下安全系数为1.6,静力作用下的安全系数为2.0,该土层抗震容许承载力调整系数应为()

某建筑物按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的基础底面边缘最大压力,地基土为中密状态的中砂,问该建筑物基础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至少应达到()kPa时,才能满足验算天然地基地震作用下的竖向承载力要求。

某8层建筑物高24m,筏板基础宽12m,长50m,地基土为中密—密实细砂,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250kPa。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验算天然地基抗震竖向承载力。在容许最大偏心距(短边方向)的情况下,按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的建筑物总竖向作用力应不大于()[2008年真题]

某一柱一桩(端承灌注桩)基础,桩径1.0m,桩长20m,承受轴向竖向荷载设计值N=5000kN,地表大面积堆载,P=60kPa,桩周土层分布如下图所示,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见下表)选用()最经济合理。(注:不考虑地震作用,灌注桩施工工艺系数ψc=,0.7,负摩阻力系数ζ=0.20。)[2008年真题]
表9-5-1

 图9-5-1

某8层建筑物高25m,筏板基础宽12m,长50m。地基土为中密细砂层。已知按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传至基础底面的总竖向力(包括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为100MN。基底零压力区达到规范规定的最大限度时,该地基土经深宽修正后的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至少不能小于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才能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关于天然地基基础抗震验算的要求?()[2011年真题]

某公路桥梁抗震设防类别为A类,位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区,水平向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峰值为0.20g。设计桥台台身高度为8m,桥台后填土为无黏性土,土的重度为18kN/m3,内摩擦角为33°。问在进行E1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设计时,作用于台背每延米长度上的主动土压力为下列何值?()[2012年真题]

某住宅区建筑采用片筏基础,埋深为4.0m,宽度为10m。场地条件为:自0~3m为黏性土,3~10m为液化砂土,相对密度Dr=0.60。场地地震烈度为8度,基底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的压力为160kPa,该建筑物地震时的液化震陷量为()m。

某建筑物阻尼比为0.05,结构自震周期为1.2s,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设计地震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建筑物采用浅基础,基础埋深为2米,基础宽度为2.6米,基底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的压力为220kPa。场地地质资料为:非液化黏土层位于0~6米,承载力特征值为250kPa;液化粉土层位于6~12米,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考虑多遇地震影响,该场地粉土层震陷量的估算值为()m。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218 下一页